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站内搜索:
机构概况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概况 >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授时中心”),原名陕西天文台,成立于1966年,是我国唯一、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承担着我国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建设和运行着的长短波授时系统是我国的第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天地一体星地综合卫星导航授时试验平台,为我国的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授时中心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在西安航天产业基地、渭南蒲城设有分部,另有授时发播台、授时监测站、测定轨站分布在全国。主要开展量子频标、时间保持、守时理论与方法、高精度时间传递与精密测定轨、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时间用户系统与终端、导航与通信等研究工作。

  国家授时中心拥有国内第一、世界第四规模的守时原子钟组,负责确定和保持的我国的原子时标准(TA(NTSC))和协调世界时标准(UTC(NTSC)),并代表我国参加国际原子时合作,产生和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与国际协调世界时UTC的偏差数值保持在10ns以内,时间频率保持的稳定性以及对国际原子时计算的权重贡献均位列全球前四位。

  1970建成BPM短波授时台,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为我国提供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信号服务;上世纪七十年代,应国家需求建设BPL长波授时台,1986年通过由国家科委组织的国家级技术鉴定后正式发播,将我国的授时精度由毫秒量级提高至微秒量级,使我国授时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该项目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五十多年来,国家授时中心先后建成了短波、长波、低频时码、电话、网络以及通信卫星授时系统,为我国通信、电力、交通、测绘、航空航天、国防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同时采用GNSS共视、卫星双向、GNSS PPP等多种手段为重要用户提供点对点的超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求。

  开展了量子频标的研制工作,在守时原子钟、星载原子钟研制方面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研制的铯原子钟喷泉基准钟,连续运行能力超过30天,频率稳定度达到2E-13τ-1/2;锶原子光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面测量了锶原子组间跃迁谱,实现了光梳单模产生连续光源,目前锶原子光钟已经处于闭环测试阶段。

  在卫星导航方面,国家授时中心利用在时频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创新性地研制了“中国区域定位系统”,满足了国家急需,并建成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信号、轨道性能测试评估系统和天地一体星地综合卫星导航授时试验平台,为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新时代,国家授时中心勇挑重担,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等重大任务,已成为国家时空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家授时中心将从国家战略和安全高度出发,瞄准时间频率学科前沿,积极进行时频和导航技术的创新研究,把国家授时中心建设成为我国时频基准、授时体系、卫星导航研究和发展的基地,使我国的授时服务和时频研究水平整体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使国家授时中心真正成为国家的关键技术基础设施、重要战略资源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