铯原子喷泉钟二阶塞曼频移的测量方法及实验

  王心亮1,2,3刘丹丹1,2,3阮军1,2管勇1,2,3林睿1,2,3 

  张辉1,2陈江1,2,3余凤翔1,2,3施俊如1,2,3张首刚1,2 

  1.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 710600 

  2.中国科学院时间频率基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60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二阶塞曼频移是影响铯原子喷泉钟频率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评定方法是通过测量铯原子磁敏跃迁的Ramsey中心条纹获得原子运行路径上的磁场分布再应用Breit-Rabi公式计算二阶塞曼频移喷泉钟闭环运行初期由于诸多磁场的加入实验上往往观测不到磁敏跃迁的Ramsey条纹首先应用低频跃迁的方法测出了谐振腔上方45 cm范围内的磁场分布通过调节C场线圈电流及补偿线圈电流使磁场起伏最小从而获得Ramsey条纹再应用传统方法评定二阶塞曼频移实验表明应用低频跃迁与Ramsey跃迁获得的磁场分布基本一致C场的二阶塞曼频移为56.57×10-15C场的空间不均匀引起的不确定度为1.55×10-18C场随时间变化引起的不确定度为2.93×10-16 

  关键词喷泉钟二阶塞曼频移频率不确定度 

  DOI10.13875/j.issn.1674-0637.2018-04-0279-06 

  引用格式:王心亮,刘丹丹,阮军,等.铯原子喷泉钟二阶塞曼频移的测量方法及实验[J].时间频率学报,201841(4)279-284. 


附件下载: